t82351

沙沟乡答好搬迁“新答卷”

“以前一到下雨天,就提心吊胆,害怕房后的陡坡塌下来,转移出去还要借住在亲戚家。现在好了,新房结实又亮堂,雨天也能睡踏实了!”近日,站在自家窗明几净的新楼房前,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侯家庄村村民宋占辉望着远处绿意盎然的山坡,满脸笑意地诉说着生活的变迁。

沙沟乡侯家庄村地处山区,部分房屋依山而建,地质条件复杂,每逢汛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隐患如同悬在村民头顶的“利剑”。

“每次下雨,村里就会让我们转移出去。我们自己也担惊受怕,也想着早些搬离隐患点,只是手头紧张,一直没有行动,多亏今年赶上了党和政府的避险搬迁好政策。”侯家庄村村民王孝菊回忆起当时避险转移的场景,仍心有余悸。

2024年年初,沙沟乡党委政府成立工作专班,逐村逐户排查隐患点,摸清需要搬迁群众的底数。“不是简单‘挪个窝’,得让大家搬得顺心、住得安心。”沙沟乡党委书记马生奎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动员会上说。

为了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搬迁带来的好处,沙沟乡专班成员带着安置点规划图、搬迁补偿政策手册挨家挨户做工作,遇到不理解的村民,就拉着他们去拟选址的安置点实地看:“这里地势平坦,离学校、卫生院都近,以后种的庄稼还能统一找销路。”看着规划图上错落有致的房屋,村民们渐渐松了口。

搬迁过程中,难题接踵而至。独居老人徐生云因缺乏劳动力,搬家过程困难,乡村两级党员干部提供志愿服务,帮她收拾老物件,打扫新家。为确保在汛期来临前群众顺利入住,乡党委班子成员每人包联9户,定期走访了解群众搬迁进度与困难,协调解决施工、搬家、旧房拆除等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高效推进。

“房子、庄廓墙都是政府建的,家里通了自来水,门前巷道也正在铺设水泥硬化路,我们一家人从心底里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村民们担心搬迁过程中无法外出务工影响收入,侯家庄村两委加大马铃薯订单式种植合作社吸纳农户的力度,帮助群众销售马铃薯,保障群众收入。“国家给了我们新家园,领导干部们比自家孩子想得还周到,相信搬迁后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我还有啥不放心的。”搬新家当天,侯家庄村村民徐大爷拉着沙沟乡党委书记的手直念叨。

今年夏天,侯家庄村首批53户农户顺利搬进了集中安置点。白墙黛瓦的小楼整齐排列,门前的月季开得正艳,老人们坐在隔壁的射箭场晒太阳,硬化水泥路和文化广场也正在修建……“以前住山上,买袋盐都要走半小时山路,现在隔壁就是供销社,娃娃上学步行10分钟就到。”侯家庄村村民宋占军笑着说。

如今,走进侯家庄村,曾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屋已陆续开始拆除,新的安置点里处处是欢声笑语。

“搬离的是危险,迎来的是希望。”沙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成彪表示,沙沟乡将全力以赴把避险搬迁这件民生工程办好办实,继续完善安置点的配套设施,让村民圆上“安居梦”的同时,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媒体记者贾丽娜通讯员祝美甲摄影报道)